此書為拉諦仁波切所述之系列課程,由Elizabeth
Napper翻譯為英文,現由廖本聖老師再翻譯成中文,為學習「心類學」之極佳讀本。
目標讀者
1.想了解心識如何運作的人。
2.初學佛法,希望循序漸進,打下紮實基礎者。
3.已學習佛法多年,希望更系統了解佛法內涵者。
出版者:
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心類學簡介
「心類學」就是「識」或「心」的研究。了解心對於了解佛教的理論及實踐這二方面來說是必要的,因為到達覺悟的過程就是一種有系統地淨化及提昇心靈的過程。「心類學」主要是教導我們辨認心續當中出現的各種心識;其次,希望藉由相關術語來介紹、區分不同類型的心識。藉此,學習者可以發展出辨別心識的多樣化、功能及其彼此關聯的能力。徹底熟悉「心類學」可為進階佛學研究領域──例如西藏佛教的「五部大論」──提供必要的基礎。
學習心類學的重要性
就像我們的身體在不同場合、不同的關係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身分、角色一樣,包含心和心所的各種認知在面對不同環境時,也會採取不同的反應,而產生貪、瞋、慢、悲憫、慈愛等不同的認知;但是,要辨認身體的身分、角色比較容易,要辨認認知的身分、角色則非常困難,因為前者比較具體,而後者非常抽象。話雖如此,但對於一位想要證得究竟離苦得樂的人來說,無論如何都得把這些認知,特別是那些屬於煩惱的認知辨認出來,因為煩惱是一切惡業、受苦的根源,如果無法辨認出這些煩惱及煩惱的根本―我執,進而加以斷除的話,那和射箭不知箭靶在哪裡,終究無法實現究竟離苦得樂這個夢想。
心境只能透過內心去觀察瞭解,無法透過外在的科學儀器,而能觀察者就是包含心和心所的認知,但是研究認知比起研究外在具有形狀、顏色的物質會碰到更多的困難,主要的原因是外在的物質,可以用我們的前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的認知覺察或甚至透過現代儀器觀察得到,但是我們的認知截至目前為止,完全沒有任何儀器可以偵測或度量得到,因此對於它的觀察也就加倍困難。但我們又不得不去瞭解,因為認知是我們身體和語言的發動者;而要瞭解認知,則必須有賴於瞭解認知理論。
我們除了要學會辨認出我們內在的各種認知之外,還需瞭解認知和認知之間彼此的關係。哪些認知對我們有利?哪些會傷害我們?該如何對治這些會傷害我們的認知?什麼樣的認知才是一切煩惱的主要根源?什麼認知才能究竟對治一切煩惱等等。這些正是認知理論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認知理論」的主要資料來源
「認知理論」的主要資料來源,可以在偉大的印度注釋家陳那及法稱的著作當中看到,特別是陳那的《集量論》及法稱的「七部量論」當中注解陳那《集量論》的《釋量論》;唯一例外的是討論「心與心所」這部分的資料,其來源是無著的《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這些探討「認知理論」的印度典籍及相關的許多印度注釋書,最遲在十一世紀以前均已被譯為西藏文;然後,西藏人延續了注釋這些典籍的傳統。此外,他們也開啟了從那些典籍當中提出重要主題,並把它們和「經部宗」的論理模式結合的新傳統。十二世紀的噶當派學者恰巴.確吉僧格寫了第一部這類型的典籍,其著作及隨後這類型的作品,大體而言均被冠上「攝類學」這個名稱。他這部典籍(今已不存)總共有十八章,其中一章名為「對境與有境的理論」,而我們所要研究的「認知理論」正是其中的一個主題。
在恰巴.確吉僧格之後不久,薩迦派的學者薩迦班智達根據印度的因明典籍寫了一部注釋書,題名為《量理寶藏論》,其中第二章就是關於「認知理論」的完整說明;薩迦班智達本身又對這章撰寫注釋,而這部注釋又被隨後的薩迦派學者作更廣泛、詳細的闡釋。
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並沒有撰寫有關認知理論的個別著作,但他寫了一部有關法稱「七部量論」的簡要注釋,題名為《七部量論入門》;此論包含三個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有境」就是「認知理論」。宗喀巴的弟子克主寫了一部更詳細探討法稱「七部量論」的注釋,題名為《七部量論:清除意闇》,其中的「對境與有境的建立」詳細說明了「認知理論」。宗喀巴的另一位主要弟子根敦竹則在其著作《量理莊嚴論》當中,詳細介紹「認知理論」。
格魯派第一位透過著作個別介紹「認知理論」的學者,大概是奔千.綏南察巴,他是哲蚌寺洛色凌佛學院的教科書作者。其次是蔣央協巴的作品,他是哲蚌寺果芒佛學院教科書的作者,此書與其說是一部正式的作品,到不如說是一部演講記錄,因為它是就這個主題為初學者開示,而隨後由這些學生記錄下來的作品。接著是洛桑大央所撰的、極為詳細說明認知理論的作品,書名為《認知理論辨析》。這是一部網羅前此所有認知理1論著作的集大成作品。
另一部重要且年代相當近的這類型典籍是普卜究的《闡明量論意義的攝類理論:理路幻鑰》一書中的〈對境、有境及認知理論的解釋〉。本書〈第二部、翻譯〉當中譯自蔣悲桑佩格西所撰的《認知理論要點總集:開新慧眼》,是距今年代最近的一部有關認知理論的著作,1959年以前成書於西藏。此論經常被洛色凌佛學院作為學習「認知理論」的教科書,而其特色是對於主題的說明非常簡明扼要,它省略此類型著作經常會使用到的「宗、因、喻三支」的論式,而僅直接鋪陳認知理論的要點。
西藏的認知理論無疑是導源並依據印度文獻資料,但西藏人在有系統地整理這個理論及改進所用術語這兩方面,對這個主題也作了相當多的貢獻。雖然西藏人認為認知理論當中所有各式各樣的主題及分類在印度典籍中均已提及,但為了支持那些所引用的資料,因此這些主題及分類並非總是以西藏眾所周知的術語來說明。例如在「認知的七項分類」當中,只有四個名稱—前二個(現量、比量)及後二個(猶豫知、顛倒知)—是陳那或法稱提過的術語,至於其他三個—再決知、伺意知、顯而未定知—則無明確提及;而之所以會說明它們,主要是從蔣央協巴引用的資料中所得到的必然結論。這些術語似乎在薩迦班智達或大概甚至在恰巴.確吉僧格的時代以前,就已流傳於西藏;而這些術語是否為早期的西藏人所創,或者是否在後期的梵文注釋當中也可以發現,目前並不清楚。這是未來一個很好的研究課題,但本書的目標則是放在清楚呈現口傳脈絡當中的基礎格魯派認知理論。
研究認知理論所採用的特定觀點,主要是依據西藏研究的「佛教四部宗義體系」—由下至上依序為毘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及中觀宗—當中的「經部宗」,而且是「隨教行經部宗」及「隨理行經部宗」二者當中的後者。然而,總的認知理論對於經部宗、唯識宗及中觀宗而言,至少是共通的;因此,認知理論的研究可以作為所有研究領域的基礎,而只須在個別領域中稍做修正即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