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波巴四法(三)



無論觀看到好壞、美醜的任何事物,不要去分別起念,直接安住在看到的當下,也就是空性當中…

什麼是止的禪修?就是讓第六意識的粗分煩惱稍微平靜下來,寬坦安住在第八識當中放鬆休息。

三、 願道斷惑


「岡波巴四法」第三法願道斷惑、第四法斷惑顯智這兩個部分,主要是指實修的方法。以《解脫莊嚴寶論》來說,指的是六度波羅蜜的修持,大手印禪修也包含在這兩個部分當中。


「道」是指修持的方法。「惑」是指外在誘惑與內心迷惑如煩惱與妄念。在顯密共同的修法上來說,「願道斷惑」的方法就是止與觀的禪修;在密宗不共的修持法門上來說,是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修持。


輪迴迷惑幻象的根源是什麼?就是不識萬法本質的無明。由無明產生煩惱,由煩惱而產生輪迴。因此想要解脫輪迴,就要從斷除無明下手。如何才能斷除無明呢?需要有智慧,或可稱為覺性、本智、勝觀。有了智慧,就能從無知與迷茫中出離,依靠智慧力的開展,幫助我們斷除煩惱與妄念。


雖然說透過智慧與勝觀(慧觀),能夠斷除無明煩惱,但是一個凡夫、初學者的粗重妄念太多,因此無法在心中馬上生起這樣的慧觀。因此,首先需要讓心平靜下來,也就是需要練習止的禪修。


如何練習止的禪修呢?首先,要觀修「願心向法」的轉心四思維(四共加行)與「願法向道」的四不共加行法門,如皈依、發菩提心。接著要向歷代祖師與根本上師祈請,觀想祖師們三門放射光芒照射自身,透過得到這樣的灌頂與加持讓自心平靜入定。入定的根本是什麼?就是心的平靜。然而心與身息息相關,因此,修定通常會有兩個部分的教授,先是調身,再是調心。調身的要點即是毗盧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


第一支是金剛跏趺坐:即是雙盤而坐。依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可有不同,能雙盤的就雙盤,或者單盤、散盤也可以。這裡的要點是「坐」,雖然站起身來精神會好些,但容易散亂,或者躺臥下來比較容易靜下來,但是卻容易昏沉。因此坐下來,是為了平衡「明晰」與「平靜」兩個部分。


第二支是手持定印:手在日常生活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同念頭的生起導致不同的手勢,相對的來說,不同的手勢也能影響我們的心念。因此,這裡採取定印的手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平衡交放於小腿上,如同阿彌陀佛的手勢。藏文的定稱為「釀夏」,意思是平等(平衡)而安住,因此定印也可以是將兩手平等的安放在兩膝蓋之上,而不是一高一低,這樣的手勢被稱為觸地印。


第三支是身直:也就是脊椎要直。為什麼身體要直呢?因為身體當中有脈,脈中有氣,氣的流動影響我們的心。因此身直脈就直,脈直了氣就通順,氣通順了,心就自然容易安住。


第四支是兩肩平衡與放開:兩肩不要內縮。


第五支是微收下顎與自然呼吸:雖然脊椎要直,但是頸部自然有些向前彎,因此下顎自然會微收。自然呼吸意思是不緊不鬆,不疾不徐,自然呼吸就好。


第六支是舌頂上顎:這樣做可幫助減少口水產生。總是吞口水有可能會產生妄念而影響心的平靜。


第七支是眼睛直視前方:「外道梵天向上看」,意思是有些宗教相信創造萬物的天神在天上,因此眼睛向上看而讓天神歡喜。「二乘行者向下看」,意思是聲聞與緣覺的修行者為了自利自修,為了不讓眼睛看到外在的誘惑而影響修持,因此眼觀下方。


然而我們是大乘金剛乘的行者,因此需要「金剛之眼向前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金剛乘的禪法是直觀萬法空性的禪法,所以眼睛不向上也不向下看,也不是瞇著眼睛,而是自然張開眼睛而直視前方。有人可能會問說:這樣不是會看到很多東西嗎?的確是會看到的很多人事物,但是這裡的要點是,無論觀看到好壞、美醜的任何事物,不要去分別起念,直接安住在看到的當下,也就是空性當中。


以上就是七支坐法的要點。有些禪修教本提到,如果一個行者持續保持這七個要點,自然會讓心情平靜與安住。但是有時候我們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為了保持這樣的姿勢而讓身體太緊繃,所以要記得:全身要放輕鬆。施身法的祖師瑪基拉尊曾說:「調身的要點,就是全身放輕鬆。」


上次談到了禪修的身要。接著要談安心的方法。安心的方法很多,今天,我想要先講解一下何謂「心識」。


佛法當中,一般將心識分類為六識或八識。以八識來說,當中分為「不定識」與「定識」兩大類。前者指的是前六識,後者指的是第七、八識。六識當中又可分為「無分別識」與「分別識」兩類,前五識是無分別識,第六意識是分別識。


五識指的是:


一、眼識:依靠眼根(眼睛)緣顏色而產生。


二、耳識:依靠耳根(耳朵)緣聲音而產生。


三、鼻識:依靠鼻根(鼻子)緣味道而產生。


四、舌識:依靠舌根(舌頭)緣味道而產生。


五、身識:依靠身根(身體)緣物體而產生。


五識被稱為無分別識,因為它們只是單純的認識外境,例如聽到、看到而已, 並沒有任何美醜好惡的分別。由於它們是無分別的,無論禪修與否,還是會看到、聽到等等,因此不需要禪修前五識。


那麼,我們禪修的是哪一識呢?是第六意識。如何修持第六意識呢?需要依靠對第七和第八意識的認識來修持。


第七識煩惱識


第七識也被稱為「煩惱識」,是一種很細微的自他分別的我執。我們平時的粗分自他分別念,是屬於第六意識的煩惱;然而第七識的我執,比較細微,是一種恆常的、總是不忘的微細我執。它如何能被斷除呢?到了菩薩第七地的時候自然就會消除了。同時,第七煩惱識也不完全是不善,例如可以依靠這個細微的我執而供養諸佛菩薩或者布施眾生。因此第七識並不是初學時禪修的對象。


第八識藏識


接著談到第八識, 或稱為「藏識」,它是我們要禪修的對象。它是含藏一切心識的基礎, 恆時存在。也就是我們自心的明分、覺知的部分:無論有沒有念頭生起,自心恆常都具有的一種清楚覺知。因此,我們要禪修第八識,方法是用第八識當中的第六意識來禪修。


如何禪修第六意識?


因此,講回第六意識。它是依靠前五識而產生的各種分別念, 例如,回憶過去,計畫未來,好壞美醜等等的分別妄念。因此,什麼是止的禪修呢?就是讓第六意識的粗分煩惱稍微平靜下來,好似寬坦安住在第八識當中放鬆休息一樣,這就是止的禪修。不思過去,不迎未來,安住於當下。如果妄念生起,不跟隨,清楚覺知,讓第八識的明覺保持著;這樣的禪修,不是像石頭一樣無覺知的枯禪,而是清楚覺知的安住在每個當下。


三種讓心安住的方法


如何能夠安住呢?經典當中談到「九住心」的方法。但今天我只談前三個方法, 我想這是對大家最有用的三個。


內住: 第一個稱為「內住」, 指的是第六意識的各種美醜好惡、過去現在未來等等的粗分妄念都安住平息下來。此時,內心的清楚明分依舊保持著,但可能安住的時間很短暫,只是五、六秒而已。


續住:經過短時間、多次數的禪修練習之後, 進入第二住心—— 續住,意思是安住的時間稍微拉長,可能15秒或更長的時間。


安住:第三個稱為安住。當續住一段時間後,可能一個分別念頭生起,散失了正念,心跟著念頭跑走了,完全忘了自己在禪修,這時就需要安住的方法,意思是提起正念與覺知的心。什麼是正念與覺知呢?意思是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散亂了,就要用正念覺知自己的散亂,然後回到禪修上。當你覺知到自己的散亂時,並不需要因自己覺知而興奮,或者因散亂而難過,因為妄念總是會生起的。你只要提醒自己是在禪修,把散亂的自己拉回來,安住到本來用功的方法之上,這就是安住。這三個方法就是止的禪修。透過不斷地練習,能夠幫助我們讓紛亂的心平息下來。


以上是透過止的禪定而斷惑,也就是暫時讓煩惱平息的方式。有關究竟斷除煩惱的方式——觀的禪修暫時不多作介紹。


本尊觀生起次第


接下來,要談一談密乘的斷惑法門之一——生起次第法門,也就是觀想本尊的身形等等。


有時,我們會觀想本尊在前方作供養與祈請,但是,最重要的觀想是自生本尊的觀想,意思是:自己的身體就是本尊的身體,具有同樣的身形與顏色;自己的語就是本尊的語;自己的心就是本尊的心。一般人或許會覺得,自己只是一介凡夫,又不是本尊,為什麼硬要把自己想成一個本來不是的東西呢?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事實上,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這樣做是有利益的,我們本來即是本尊,我們是在觀修自己的本來面目。


因為佛陀曾說:每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佛性),都具有能夠成佛的潛能。眾生開顯出本具的佛性,就是成佛。因此,如果我們總是想著自己是不清淨的,那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變為清淨;但是,如果我們觀修自己本來的清淨本質,那麼潛能就能開展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觀想自己是觀音菩薩、藥師佛或任何一個本尊,心中清晰憶起本尊的身相、顏色、服飾與法器等等,如此能夠自然開顯本具清淨的本質,之後,安住於此觀修之禪定當中。依靠此定,能夠逐漸消除各種迷惑,這即是密乘不共的除惑法門。


以上談到的是「九住心」的止的禪修,與生起次第的法門,分別是顯乘與密乘當中的「斷惑」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馬 的頭像
    小馬

    藏傳佛教~十相自在宮殿

    小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