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有師兄一直在跟小馬討論有關於止觀的部份,說真的止觀是十分重要,但是在前提下是你的『聞思』要十分清楚,否則一個觀念或想法的錯誤,很容易走火入魔、、。一般來說在佛法的實踐上,止與觀是最核心的二大項目,其內涵相同於定與慧。釋尊說︰ 「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止、觀。」明白地指出,所要修習的是止與觀;所要觀察清楚的對象是指自己的身心五蘊;修習止觀之後,就可斷除無明及對三有的貪愛,由此證得明及解脫,這是修習止觀的目的。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以《瑜伽師地論》來闡釋:什麼是止?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在修習止時,所觀察的對象是什麼?釋尊「不淨觀」,以思維身體的不淨來修厭離不淨觀是使眾生離欲生天的一個方便法門。另一個法門為安那般那念,釋尊說︰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習入出息念,身心輕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遠離。《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說︰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謂緣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緣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緣。入出息念的所緣就是呼吸;整個呼吸的微細過程可分成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四個階段。呼吸又稱作「身行」。釋尊曾以身示範,坐禪二月,修習入出息念,觀察入出息是層層深入,然其下手處,只是單純地觀察呼吸的進入、出去,而不加以任何干涉,也不加上任何觀想、記數。在達成「止」的整個過程,以九住心來說明:內住︰將心從外境移到鼻孔出入口處的呼吸上,知其進出。等住︰使心相續於所觀的呼吸上,挫令微細。安住︰心偶而往外散亂,復攝此心,安置呼吸上。近住︰以念住力,心不再遠住於外。調順︰覺察到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等相都是過患,心不往此處流散。寂靜︰覺察到欲、恚、害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隨煩惱都是過失,心不往此處流散。最極寂靜︰對偶起之惡尋思及隨煩惱不能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專注一趣︰達到有加行、有功用、 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等持︰進入無加行、無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其後,再生起身心輕安,就達成「止」了。


觀的部份,慢慢再介紹,當然小馬都是紙上談兵,但是聞→思→修,真的很重要,可能是看了太多前輩在這裡方法不對,變成分人,所以大家真的要十分慎重,這裡所指的止觀與菩薩道的止觀有所區別,不太一樣,在觀的部份所指的終點站:涅槃,其實是佛陀為了鼓勵大家修行的一個中間休息站的名詞而已,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多看一些經論。但是在修習的前提是戒律一定要清淨,還有要有上師指仁波切他們一直強調像貝諾法王如此大的成就者,仍然嚴守戒律,我們在這末法時代,可以以貝諾法王為學習的對象,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馬 的頭像
    小馬

    藏傳佛教~十相自在宮殿

    小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