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2008.6.24 雪歌仁波切

 


首先,我們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先獻曼達(唱誦祈請文,皈依發心等儀軌)

我們先皈依發心,為何要皈依發心呢?因為要調伏自己的發心及動機,以正確的發心及動機來聽聞佛法.  


佛教教義,博大精深,佛教遺留下來的佛經,其有三千零五十三部,一萬一千九百七十卷。
  
  可分為:


        (一)華嚴期──成佛後說了廿一天法,屬「華嚴經」部分;
 


  (二)阿含期──跟著說了十年經,屬「阿含經」部分;
 


  (三)維摩及勝鬘期──跟著說了八年經,屬「維摩」及「勝鬘經」時期;
 


  (四)般若期──跟著的二十二年,屬「大般若經」時期。以「般若部」所說的經時間最長,亦最具


代表性。
  「大般若經」多達六百部,其精髓卻在一篇二百六十多字的「般若心經」之內。因此,「般若心經」


被喻為領悟「般若經」的簡易法門,亦為領悟佛法的心法所在。
  
  「般若心經」有廣略本之分,譯本前後共有七種。「心經」有心咒,一般顯宗經文較少見,故「心


經」亦被視為有密乘思想的佛經。德格版《西藏大藏經》中,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譯本。其一是由印度堪布


無垢友(梵Vimalamitra)及譯師寶車(藏Rin chen sde)比丘所翻譯,經名《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歸


入續部。另一版本,經名《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者佚名,歸入般若部。均為廣本。


敦煌藏文文獻中,有第三種藏譯本,經名《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略本,收錄在《敦煌大藏經》中,


有20種抄本,內容大致相同。常有解般若者,分為三種,曰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亦稱


名字,即語言文字及一切諸法,悉為假名。由此名字能顯義理,從此義理得起觀照,依此觀照而達實相。


諸法,皆為文字般若,運用,即為觀照般若,諸法當體,亦即實相般若。凡夫之人不善用,則現前六塵,


當體轉為苦境。諸佛如來能善用,故六塵當體即成佛事,全由巧拙而異趣,巧則塵勞即佛事,拙則佛事即


塵勞。舉一即三,舉三即一,雙非雙即,不可思議。般若,不能以言言,不可以思思,以般若乃根本智,


亦名無分別智。夫無分別者,云何能以言言,以思思耶。般若為梵語,義理深妙,若直翻智慧,則迂遠不


切,易為世人錯認,反成世智辯聰。


心經:需求證得佛果,要修什麼?舍利子提問.觀自在菩薩回答:要修般若蜜多智慧,三大刼才可以,


資糧+加行→一大刼,見道+修道→第二大劫,


                                      ↓↘


                   七地菩蕯果位  八地菩薩果位


                                       ↓                ↓


                              第二大刼        第三大刼


時間很長,心經 ┌資糧,加行道→修空性→四種殊勝:→色不異空


                          ├見道→地先觀                                  ↘空不異色 →斷見之對治.


                          ╘修道→隨先觀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缺一不可.


以"比量"的方式而修持┌☆世俗諦


                                       ╘☆勝義諦


以"比度"而修,是錯亂想法.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第一義諦,故稱觀世音。聞性如此,見,嗅,嘗,覺,知,之性亦同如是。凡夫但執現前五蘊色身,為自


身。六塵緣影,為自心。故成生死煩惱。現前起心動念,以緣六塵,則成現在心。思念往事,以緣注塵,


則成過去心。慮及未來,種種分別,則成未來心。總成無常之心。生滅不停,成為生死之法,豈知三心了


不可得。復以妄執此身為正,此土為依,此處非他處。上則非下,東則非西,界限妄立。乃至三世十方相


織而成,生死煩惱永不得脫。大士以深般若,故照見三世,十方,即空,即假,即中,而得大自在。故雖


從因立名,亦即攝修。自果彰號,亦即攝體。雙約體用以為名號也。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


其義有三,自覺,覺他,及自他兼覺。即自己明白,令人明白,自己,他人,皆明白也。「觀自在菩薩」


有兩義,一是觀世音菩薩,二是凡能觀察真理,獲得解脫者的所有菩薩,均可稱之。深般若,對淺般若而


言,如小乘阿羅漢,中乘緣覺,三賢菩薩,皆屬淺般若。以但證偏真,及真俗二邊故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照者,覺照,謂大士親見五蘊皆空也。五蘊者,謂色受想行識。蘊者,積聚義,意謂凡夫之五蘊,由


惑業與色心諸有為法,積聚而成也。色蘊攝六塵,亦可分三種。依,正,二報,眼可見之山河大地等,曰


可對可見色。聲,香,味,觸,曰可對不可見色。法塵,曰不可對不可見色。凡夫執此為實。蘊,舊譯為


陰,謂由此五者,蓋覆眾生不能了見覺體。自己由五種組織堆積而成.「照見」是「觀照」,「五蘊」是


色、受、想、行、識五種。「蘊」是積藏之意,這五蘊是我們受生死輪迴的元素。舍利子為佛陀的大弟


子,他以智慧第一,此經談智慧,故以他名為代表,因此舍利子三字,實結論為所有的修行者。「色」雖


然是明顯現著,但它是因緣和合的虛妄假相,並無實體也無自性。無眼耳鼻舌身意」四句是說十八界皆是


空的。眼耳鼻舌身意叫「內六入」,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外六入」共十二入。由眼對色,耳對聲,鼻對


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內六入與外六入相接觸,生出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意識,十二入加六識為十八界,此乃彌勒菩薩之自內證。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


識界這六識都是虛妄的假相。「界」是界限,六根六識及六塵各有各的界限。 十二因緣是一無明、二


行、三識、四名、五色、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厄者艱困義,拘縛逼迫不


得自在。一切苦攝五住煩惱,二種生死.大士證甚深般若,離二死,斷五住,故能度一切苦厄。世尊說


法,何曾離卻現前諸法,不過歷事一一指點本有之理。佛法本為破執之具,其執若亡,則諸法當體本空,


本假,本妙。十八界即妙理也。眼,耳,鼻,舌,身,意,曰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曰六塵。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者,乃至二字,係超略之辭。即根塵相對而生六識,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身識,意識。六根六塵六識,總曰十八界。界者,分齊分限之義,謂此十八各有界限。若有界限,則生阻


礙,故見不越色,聞不超聲。豈知十八界,乃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當體即妙,十八界無非佛法,如


來說法,皆以現境為論。十二因緣法,然後會入本體。緣覺者,因悟十二因緣而覺悟,故名緣覺。


資糧道→以"聞思"方式而修空性/一初入三摩地,一聽聞佛法,就背起來了,


加行道↗了解空性,依靠四種殊勝,經論文字思惟,以排先觀,聞思圓滿.


           ↘意先觀,譬如三昧<空性>→至尊洛桑札巴:是現證空性的準備.


                               ↓


                   深入意識,佛經一切意思,只有自己的思惟到空性,沒有赤裸裸的見到空性,


     沒有現證空性.     


見道:一個大乘修行者認為一個錯亂的想法是什麼?→以執迷為實,以清淨為觀.


                 現證空性,究竟本性,究竟他的相,完全不會有差距.


修道{隨先觀}:串連跟隨地先觀要修,具深所知障串連來對治,累積”串習”力量增長,空性


串習,具深所知障可以對治.


一種見解→理智.


一種串習→煩惱→無法用理智對治.


”修”是一種動詞,需一直重覆串習.


十二緣起,為修上面我們講的空性的方法, 


  ↓           ↓


雜染/清淨    苦 / 集


  ↓      ↓   ↓


為增長智慧,   滅諦  道諦


練習思惟第12個緣起法,馬上想到第一個緣起法.


福報是因,功德為果,我們生氣時,不會去想墮地獄,有智慧的時侯,就會想到會影嚮什麼了.


困果想到了,才會有智慧,因為都沒有這樣修,所以我們沒有執著自己常生氣的事. 


以十二因緣來修,會更執著.{菩薩開始修十二緣起法,一樣會有執著}


不可以執著→清淨.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能修的智慧,動作不可執著}
  聲聞小乘之色身果縛無餘,非大乘之究竟無餘涅槃。究竟涅槃者,乃無作四諦。謂陰入皆如,無苦可


捨。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故曰無苦集滅道。是四諦


之諸法空相也。智者,攝六度,用度六蔽。所謂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污染,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


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得者,指佛果。


輪迴 涅槃    無智亦無得{得是動詞}


 ↓↙        ↓ 


 執著  有境執著要斷除{三輪體空} 


  ↓


 要斷除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報分依正,三賢菩薩,以為上有佛道可成,若至佛果,則依正自在。不知此希冀之心為能,所希冀之果為


所。能所歷然,云何自在。今的指依正全是一心,何分能所。既無能所,則菩薩隨順世緣,任運自在,無


憂無慮,復何罣何礙。心既無礙。身土亦然。故曰,以無所得故,心無罣礙,則除報障也。三賢菩薩行六


度時,尚有怖畏,而為其障。謂生活畏,死畏,地獄畏,惡名畏,大眾威儀畏。今既無怖畏,則業障自空


矣。顛倒,即根本無明煩惱,煩惱由夢想而生。自凡夫至菩薩,皆有顛倒。當知依正二報,皆從夢想而


生。譬如今日法會,乃夢中事。夢中有人告曰,此宇宙乃至法會皆是夢。夢中之人,斷然不信。及至夢


醒,方知是夢。


 



菩提薩埵→是菩薩的意思
  


能利益  勇敢{勇士}    佛的果位,是沒有自性的緣故,菩薩們依靠四道(資糧,加行道)


一切有情眾生的力量      心無罣礙,修智慧般若,才能去除罣礙,沒有罣礙,沒有恐怖,  


                     心有執著,才有恐怖.自己沒有煩惱,對別人也沒有煩惱. 
 


無罣礙故→法身 無有恐怖→色身☆修般若得到法身,色身.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 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波訶訶 


此指諸佛之智德。謂諸佛依因中之妙智妙慧,而得果上之智德。阿耨多羅,譯言無上,對菩薩有而言。三


藐,譯言正等,對二乘不等而立。三菩提,譯言正覺。謂非外道之邪知見,非二乘之偏真理,非菩薩之覺


不圓滿。乃如來之妙覺果海也.讚般若之功能,咒,即真言。大神咒者,謂此般若,有大威神之力,能摧


破煩惱也,此對外道邪見而言。大明咒者,謂般若光明,能破凡夫黑闇之迷情也。無上咒者,謂般若理窮


言極,無以復加,乃破菩薩有上之心也。無等等咒者,破二乘之執有階級也。一切苦,指五住之苦因,二


死之苦果也。真實不虛,謂實能如是,絕非虛語也。釋顯說竟。 此是行法。咒者,密分,即無分別心


也。正破無明知見。既解上顯文竟,若欲行者,即直誦咒,直誦密語。不加分別,正是大乘行法。心境都


歸不可思議。如是自名字不可思議,乃至究竟不可思議也。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諸佛是依靠修般若→成


佛,心經是大神咒,是不可思議的加持,是大明咒:是一切無明,顛倒能去除,是最殊勝加持的咒語,可


以相提的只有般若的功德,身上一切的苦都可以去除,所有那麼大的功德,所以說心咒,般若心經,說三


種依止,謂遍計依他,及圓成實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