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念」的方法,是為展現心的潛力,注意力多強,「全然專注」即維持多久。
「全然專注」因此成為四念處禪修的鑰匙,以開啟通往主宰心靈與究竟解脫之門。
「正念」的價值與影響
「正念」是否真如文題所說的具有力量呢?就我們日常生活的活動來看,似乎並非如此。比起許多看來更重要、為了達成各個願望所需要的種種心理機能,「念」或「專注」是處於較謙卑的地位。此處所說的「正念」,只是意謂著「小心足下」,這樣才不會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跌跌撞撞或錯失良機。人們只有在某些特別的工作與技藝上,才比較會刻意地培養「正念」,但儘管如此,仍將它視為只有輔助的功能,「正念」更廣大的範疇與可能性並未受到認同。
即使我們來看佛教的教義,僅瀏覽「正念」在各種心所分類表裡所顯現的情況,我們也會認為「正念」這能力不過是「滄海一粟」,同樣會產生它是居附屬地位的印象,其重要性很容易為其他心理機能所掩蓋。
事實上,若將「正念」擬人化,那麼它的性格相當保守。相較之下,其他如奉獻、精進、想像與理解力等心所則顯得較有特色,它們會對人們與情境產生立即且強烈的影響,有時會迅速並廣泛佔據心,但往往並不穩固。「正念」則不然,它曖曖含光,在日常生活中,將大部分的功德留給其他通常會贏得所有讚賞的心理機能。在我們能欣賞「正念」的價值與其靜默的深刻影響之前,必須先好好地認識、瞭解它。「正念」的腳步緩慢且從容,它日常工作的性質十分單調,但一旦立足,就不易動搖,並真正主宰所盤據的領域。
具有這樣特質的心理機能,就好像與其同類型的人格一般,常常受人忽略或低估。在這種情況中,需要像佛陀這般的天才,才能在「正念」樸實的外表下,發掘其「隱藏的天份」,並發展這強力種子的廣大潛力。佛陀能察覺並運用這看似渺小的力量,確實是天縱的英明,而此處確實發生了「芥子變須彌」的轉變現象,改變了大與小的標準,種種價值也必須再重新評估。透過佛陀超凡的心靈,「念」最後顯現為「阿基米德點」(Archimedean point),在這支點上撬開了世間大量循環不已的「苦」的兩個停泊地—無明與渴愛。
佛陀以非常慎重的語氣來強調正念的力量:
「念」,我說它是百分之百有益的。(《相應部》46:59)
「念」能主宰萬事萬物。(《增支部》8:83)
甚至在《念處經》的開端與結尾,有著嚴肅又有力的敘述:
這是唯一的道路,諸比丘!能淨化眾生,克服憂傷,消滅悲苦,抵達正道,證得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念處。
培養「全然專注」,開發「念」的潛力
在日常生活中,若我們將「念」或專注導向任何所緣,通常很少是為了仔細、實際觀察所緣而維持很久,而往往是隨後立即生起情緒反應、分辨的思考、反思或有目的的行為。在佛陀的教義所引導的生活或思想也是如此,「念」幾乎與「正知」(sampajaJJa)—正確的目的或適當的行為,以及其他的考慮因素連結在一起,因而不易看見它。但為了開發「念」真正的潛力,我們必須瞭解並謹慎地建立其基本、純正的型態—「全然專注」(bare attention)[1]。
藉由「全然專注」,我們可以瞭解在知覺 [2] 的連續剎那中,所清楚、專心地覺察到的實際發生於身上、身內的事。之所以稱之為「全然」,是因為只關注在知覺的事實,而沒有以身、語或意的分別來作回應。一般而言,如前所述,心純粹接受的狀態是非常短暫的思考過程,人們幾乎無法察覺到。但培養「念」的方法,目標即為展現心的潛力,依循這樣的方法,注意力有多強,「全然專注」就能維持多久。「全然專注」因此成為四念處禪修的鑰匙,以開啟通往主宰心靈與究竟解脫之門。
「全然專注」可由兩方面來培養:(一)以選定的所緣來修習的禪修法;(二)結合「念」與「正知」的態度,儘可能地運用於日常事物中。修持的細節在別處已描述過了,這裡無須再重複。(1)
本文(編按:即本專輯的前五篇文章)的首要目的是證明並解說這方法的有效性,也就是要展現出「念」真正的力量。特別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外在活動的迷信崇拜從未停止,有些人會問:「『全然專注』既然如此被動,怎麼可能導向所宣稱的偉大成果?」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可以建議這位質問者,不要相信別人怎麼說,而要在個人的經驗中檢驗佛陀的主張。但對於不瞭解佛法、尚不足以接受佛法是值得信賴的指南的人,如果沒有好的理由,要他們開始修習這極度簡樸的修法,他們會感到奇怪而躊躇不前。因此,下列許多的「好理由」(編按:見後文),提供讀者作為仔細檢查之用,這些理由同時也是要簡介四念處的精神,以作為其廣大與意義深遠見解的指標。此外,更希望已經依方法修持的人們,於下列的觀察中(編按:見後文),能認同自己修持的某些特點,並鼓勵自己審慎地增長它們。
(編者按:本期專輯譯自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所著的《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 Buddhist Writings of Nyanaponika Thera, Kandy: BPS, 1994)一書,中譯本將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專輯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註釋】
(1) 見向智尊者著《佛教禪觀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Rider & Co., 1962)。
【譯註】
[1]「bare attention」字面上可解釋為「只是注意」,本文依行文之方便將之譯為「全然專注」,采其「全面地專心、注意」之義。
[2] 知覺(perception)指經由感官以覺知環境中物體存在、特徵及其彼此間關係的歷程,亦即個體靠以生理為基礎的感官獲得訊息,進而對其周圍世界的事物做出反應或解釋的心理歷程。見《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1989),頁 476。
向智尊者簡介
◎一九○一年七月,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漢諾鎮。
◎一九三六年六月,於錫蘭出家,受教於三界智尊者(Nyanatiloka Thera)。
◎一九五八年一月,創立錫蘭佛教出版社(BPS)。
◎一九九四年十月,於錫蘭隱居林(Forest Hermitage)入滅。
◎ 重要著作:《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佛教禪觀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阿毗達磨研究》(Abhidhamma Studies)、《舍利弗的一生》(The Life of SAriputt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