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台灣花蓮百丈山慧門禪師,應邀到馬來西亞主持禪七時,當地朋友向禪師請益的內容,茲節錄與眾分享:在閱讀前,建議您先打開最下方的音樂盒,祝福您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



禪修入門方法


問:禪修有沒有什麼入門方法?


答:從佛陀以來講的「禪」,有眾多禪修法門,也有不同的立論,所以才分南傳、藏傳、北傳佛教的禪修。南傳佛教基本上,是以毗婆沙部或經量部的立論為根據,在禪修上,以「四念處」為主;但我們可以觀察到,目前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雖同樣都用「四念處」修,但各個禪師也有不同的方法。例如緬甸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 1904~1982),是以觀照呼吸時,腹部的起伏為入門方法;而帕奧禪師Pa-Auk Sayadaw 1934-)則強調,從覺知呼吸時,氣息進出鼻孔和上唇間的某一接觸點,來入門修禪定。由此可見,即使同樣是南傳佛教,在修行上的切入點,也不一定一樣。這是因為禪師們在實修上,突破了某種境界,找到某種方法而修到入初禪、二禪、三禪,甚至於四禪以後,就會選用自己擅長、有心得的方式來指導禪修。


  藏傳佛教也一樣,很多藏傳的上師採用「四加行」,例如修「上師相應法」,在觀本尊時,從最親近的上師觀想起,觀想上師在頭頂上為自己加持,自己的定力就由上師灌輸進來;接著觀想上師的上師、師祖,一直追溯上去,用這種方式來修觀、修定。


  又如格魯派,是從「止觀」法門來修;噶舉派以「大手印」做主要修持法門;寧瑪巴派用「大圓滿」教法來修;薩迦派則用「大圓滿心中心」法來修行。不過,雖然是同一派,也會有不同的修法;寧瑪巴派來講,每個人修的方法都不一樣,有的靠覺悟,有的靠禪悟,有的依理論而入,各有差別。


  中國禪法,以禪宗為最主要。禪宗起源於菩提達摩(382-532,他以四卷本的《楞伽經》印心;一路傳承下來,直到五祖弘忍601-674,開始用《金剛經》傳法。到了六祖惠能638~713更自創一格,把中國原有的禪法全部顛覆,強調用「頓悟」法門。原本較有系統的禪法,是先修戒、持戒,再加強定力,由定來發慧,有了智慧以後,就能不持而持地運作,這是戒、定、慧三學分階段修行成就;但六祖惠能卻顛覆這種次第性修法,強調行者本具的心性、佛性、本性就同時具足戒、定、慧,所以他把戒、定、慧融為一體,而非個別分離的修。


  六祖惠能強調「頓悟」,是中國佛學、禪法上相當大的變革。但後來的一些禪師,因為根基較低而沒能頓悟,有些人只在境界上講,講到最後成為口頭禪,沒幾個人能在心性上有所體證。口頭禪風行後,又演變出文字禪,禪詩、禪偈寫得天花亂墜,但多半缺乏實修實證,所以到大慧宗杲1089-1163時,就提倡「看話禪」,宏智正覺(10911157則提倡「默照禪」;兩位禪師就是要匡正、補救頓悟法門演變成口頭禪及文字禪的流弊


  所以,整個中國禪宗就是以默照禪與看話禪為主流。默照禪屬於曹洞宗,比較接近達摩祖師的壁觀」。中國禪宗在唐宋時傳到日本和韓國至今日本、韓國仍然沿用著中國禪宗的方法。看話禪屬於臨濟宗,從大慧宗杲一路傳下來我們現在所用的,就是大慧宗杲的看話禪法門。





參禪信疑悟


問:參禪需要「信」嗎?


答:佛教的修行都談信、願、行,「信」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對佛陀講的法,必須具有大信心由「信」的力量帶動修行而成就。但大慧宗杲提出的看話禪,最特殊的就是:強調必須對自己的本來面目,由不清楚、不明白,而產生一股要解決這疑惑的力量,也就是所謂「疑情」。在他的禪法裡,信、疑、悟三者,有如三角形的三個角,穩穩地站立著,作為禪宗修行的機制。疑情的「疑」,與懷疑的「疑」不一樣,若把疑情誤以為是懷疑,那就錯了。懷疑,一般都會懷疑別人,是向外的;疑情的疑,是「到底我生從哪裡來?」、「死了到哪裡去?」、「佛陀說人人都有佛性,我的佛性在哪裡?」等生命本源、本質、最終意義等問題,必須用心、用力把它弄清楚。





問:疑多了就會頓悟嗎?


答:疑情越大,悟境就越大;疑情小,悟境就小。例如一個人對自己生命不關心,覺得不知「生從哪裡來?」無關緊要,反正還可以活很久,管它生從哪裡來?死了到哪裡去?一點也沒想要弄清楚的迫切心,這樣就不會產生疑情。不會產生疑情,就糊裡糊塗地過這一輩子,照樣生、照樣死,死了以後到哪裡?也不知道!可能再生為人,可能生在畜生道,但也可能生到地獄。





壓力與精神疾病


問: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壓力如何形成?


答:當今世人普遍注重物質方面的需求,追求物質上的享受,而缺少精神上的建設,所以教育方式,也產生結構性的變化,使許多人失去了人生目標,及生活的方向感,甚至喪失生命的價值觀!由於心理上的需求沒得到滿足,而外在世界的變化與競爭又激烈,所以內心會感受到外在所施加的壓力。若常常把這些壓力暴露、散發到外面,就會影響別人,甚至造成對外的暴力傾向。而有一些人,不向外釋放壓力,只壓迫在內心裡;一天天積壓的結果,有如天天拿炸藥往心裡面塞,一旦塞滿而爆炸,就把自己炸完了!譬如自殺、殘害自己的身體,或形成憂鬱症。





問:躁鬱症是怎麼樣產生的?


答:躁鬱症出現兩極的症狀是:有一段時期是外向的暴躁狀態,另一段時期又變成憂鬱狀態,也就是既憂鬱又暴躁。有些人則由於向內壓縮,只能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因而產生了妄想症,常常妄想東、妄想西,懷疑有人講他的壞話,或有人要害他。另有些人則產生幻聽、幻視,無緣無故地聽到聲音,或看到一些影像。有些人因為碰到這些情況,就去練氣功或一些邪法,因沒學到正確的禪修法,而使生理氣脈的變動不調和,在體內亂跑亂竄。氣脈一動,身體就會動、就會抓狂,甚至做出不可預期的行為;也可能變得自傲、狂傲,或自卑、沒信心,接下去就造成很多問題。





問:精神疾病是業障病嗎?


答:有些人由於過去生的造作,這一世在投胎時,受到因緣、業力牽引,所入的胎,是DNA基因的排列不完整或錯亂,使得他出生、成長中,某些行為或想法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甚至對自己情緒的浮動,完全無察覺、控制,這樣的情況,就可以說是業障病。人在投胎時,如果父母親正好生病、吃藥或照了X光,或很生氣,那麼他入胎後的發育就會受到影響和傷害,基因就會不完整;出生之後,有些就可能會產生自閉症。自閉症的症狀,是不跟別人來往,一個人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完全不理會外在環境。也有人出生之後是過動兒,無法安靜地坐上一分鐘、兩分鐘,甚至走一小段路,也不直直地走,總會這邊撞一下、那邊撞一下,撞來撞去,最後才撞到要去的地方!


  台灣經舉辦動兒的輔助、教導活動或訓練。過動兒有些本身就有情緒障礙,情緒常常變化莫測;明明沒有什麼事,他就會無端地哭、鬧,甚至鬧自殺,做出很多常人無法想像的行為。這一類人,從醫學上來講,是遺傳問題;在佛法上來講,是業力問題,所以一般稱之為「業障病」。





問:人的性格可以改變嗎?和IQ有關嗎?


答:有一次我到台灣的阿里山,有位當了阿嬷的信徒招待我吃飯,正在吃的時候,孫子放學回來,阿嬤就問:「啊!乖孫考幾名啊?」孫子答:「我考九十八分,第三名。」阿嬤馬上說:「你怎麼沒有把第一名、第二名踩下去呢!」她的意思是,成績要高、要把別人踩下去,也就是要踩在別人的頭上來撐高自己。哇!這種觀念真不得了!這樣教養出的孩子,會自視很高,就算他IQ(智商)很高,EQ(情緒商數)卻很低。所以,IQ的高低,對一個人的行為或性格,比較沒有直接關係,真正有關係的是EQ


  EQ的高低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性格,譬如人際互動關係好不好?對佛法的真理暸不瞭解?能不能在適當環境裡扮演適當的角色?所有的言行會不會干擾、影響、傷害別人或自己?都與EQ的高低密切相關。所以,不管是南傳、北傳、藏傳的方法,只要能夠提昇個人EQ,能夠改善情緒障礙的問題,我通通會將它列為禪修的內容,希望能幫助有情緒困擾的人,從封閉的內心世界重新走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馬 的頭像
    小馬

    藏傳佛教~十相自在宮殿

    小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