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證悟--前言 |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這段經文介紹了《圓覺經》的主要內容。佛說的經典都依照同一模式,大略可分成三部分;序分(序言)、正宗分(經文的主要內容)及流通分(解釋如何護持和流傳經典的教義)。 序分通常包含六個項目:記錄的人、說法的時間、說法的地點、說法的人(通常是佛陀本人)、說法者的心境或覺照的層次、聽眾。 所有佛陀正式說法的經,都以「如是我聞」起首,表明經文確實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的。「我」指的是阿難,他是佛的堂弟及親近的弟子。佛入涅槃後,他的阿羅漢弟子們將佛所說的法記錄和保存下來;因為阿難能詳細地記得佛所有正式說法的內容,把它們背誦出來,佛法才得以倖存。 阿難接著標示佛說法的時間。標示時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所在地的特定時間,例如,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或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另一種是宇宙時間或所有世界通用的標準時間。佛是不被時間和空間所限制的,他普遍存在於整個宇宙之中中。阿難無法給予一個特定的時間或日期,所以只好用「曾經」或「一時」來取代。 佛講經前,先進入了甚深的大光明藏三昧,這揭示了法會地點和佛在講經時的示現。因為說法的對象是入了三昧的菩薩,我們可以推斷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實報淨土的報身所說的。報身是佛的三身之一,其他二身是法身和應化身。佛具三身,這是大乘的觀點,報身是佛因為累世的德行,在淨土中享有的身形;法身是佛真正的本性;而應化身是佛為了完成他的誓願為眾生所示現的色身。 在「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中,佛的心是平靜無分別的,處於正受的狀態,沒有絲毫染污。「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這個句子,有多重的涵義和象徵:「神通」是指佛能完全瞭解每個眾生的根器,從而能善巧地幫助他們遠離一切苦難;「大光明」象徵佛的智慧、德行和慈悲;「藏」的意思是「隱藏」及「庫藏」,它同時也有「無量無盡」的涵義,這裡指的一切諸佛的本性—佛性—這個無盡的寶藏,也就是一切眾生所具的「真如」。 在自性三昧中,釋迦牟尼佛的心與一切如來的心等無差別,這種覺照不是從外所得,而是從內發掘出來的。雖然我們都有這種覺悟的心,它卻被無盡的愛取和憎厭所遮蔽了。 佛陀覺心的光明不像日月的光,這清淨智慧的內在光明無限深遠,也無法形容,因為,任何的描述都會限制了它。如果我們說智慧光是美好的,就已經用了情本的意義染污了它。 中文常用「嚴」來形容智慧光,但這仍無法表達它真正的意思;「嚴」有宏偉、莊重和柔和(指光線、色彩)的涵義,用來形容佛的慈悲,這段經文中,「嚴」指的是與智慧同時生起的慈悲。佛用智慧來觀照,用慈悲來幫助眾生。有了智慧,就沒有執著和煩惱;有了慈悲,就有幫助一切眾生的動力。 經文接著說,這個三昧實際上即是所有眾生的「清淨覺地」,諸佛所證悟、住持和示現的,正是這「清淨覺地」,而一切眾生也從未與它分離。「地」指的前文中所提到的「藏」,它涵藏了佛的一切德性與智慧。「覺」在此指的昰「本覺」(本有的覺悟);這個觀念在大乘佛教中特別被推崇,禪宗尤甚。其實,「本覺」是針對未覺來說的;它一方面指的昰所有眾生成佛的潛能,另一方面指的昰空性。因為未覺,所以佛提出「本覺」,但是,千萬不可認為我們都已覺悟,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事實正好相反,無始以來,我們都一直被情執煩惱所迷惑,被毒染的心所欺瞞;只是,因為「本覺」亦即是空性,藉由修行,委們會了悟,所有的問題和煩惱其實也都是空的。 經文說,佛以及解脫的菩薩,身、心都處於寂滅的狀態。寂滅也就是涅槃:寂是因為本性寂靜不動,滅是因為心沒有任何的染污,只有在這寂靜和清淨之中,智慧的光明與相隨的慈悲才能顯現。眾生被欲望所控制而行動,菩薩則不然,菩薩只是回應眾生的行動,哪裡有眾生,菩薩就在哪裡示現。因此,菩薩可示現於無數的地方,然而,在菩薩的心中,並無眾生可度,亦無度眾生的我;而凡人呢,在幫助他人時,「我在行動」的自覺是非常清楚的。 菩薩的身、心在任何狀況下都是安定的。經文用「本」來形容這個遍徹的寂靜,它有「原本」、「無上」或是「實相」的涵義,指的是一切事物的真正基礎,而且,本來就在那裡了。沒有任何辭彙能完滿地形容大菩薩的智慧和慈悲,大菩薩的證悟也一樣。能完滿形容的,不會是真的證悟。 菩薩悟境的「寂靜」,充滿了整個宇宙,在這圓滿的境界中,沒有任何分別:沒有主和客,也沒有能知和所知,一切皆是佛性,有如靜止不動的湖面一樣寂靜。 眾生的意志作用促成了事物的示現,就像風在湖面上引起漣漪;眾生所經歷的一切事物都是業力的結果,由他們的意志、自我中心的貪欲和不正見所產生。然而,這些變化無數的漣漪都有相同的本性,就如陶製的花盆可以有不同的形狀,但它們的質料卻是相同的;佛也一樣,它可以在無數的世界和淨土中示現,以無量的方法幫助眾生。其實在根本上,一切皆是佛性。 經文中提到的淨土,也包括了我們現在居住的世界。佛和菩薩看這個世界是一個淨土,凡夫無法看到淨土,因為他們無法克服我執的顛倒耽溺,從而發現內在本有的三昧。至於已經跨過禪關的修行人,不會把世界看成是不淨的、悲慘的或是混亂的,對他們來說,世界是美好的。能進入這個修行層次的人,所見的一切都是美的。 其實,不需要進入三昧即能體驗到這樣的感覺。只要我們能暫時放下心中得不安和焦慮,放下分別心,專注凝視某樣東西,就會體驗到這個世界是個可愛的地方——一個清新、活潑的世界。反之,如果我們的心因執著與瞋厭而苦惱,那麼我們便會時時充滿擾亂和不安的念頭,沒有一件事看起來會是美好及安寧的,因為投射在我們心中的,是騷動的影像和氣氛,把我們蒙蔽和吞噬,使我們無法感受到周遭的寧靜。 在台灣的一次禪七中,有一位年經的女士,在大家出坡清理環境時,看見一位長得一點都不好看的比丘在打盹,但這位女士早些時候在禪坐時有很好的體驗,因此看到的是一個英俊的人,彷彿在她的生命中還不曾見過這麼好看的人。她深深地被這位比丘的外表所吸引,以致於想去擁抱他,最後,她還是把自己克制住了,畢竟那是位比丘。 一個小時後,因為禪修的體驗已經失效,,她再看這位比丘時,所看到的又像一位普通人了。這位女士稍後問我:「我剛才為什麼覺得他那麼好看呢?」沒有三昧的力量,這種經驗是很短暫的。 經文接著描述聽佛說法的大眾。當佛進入甚深三昧時,十萬位菩薩圍繞在他身邊,經文沒有列出所有菩薩的名字,它只列出了最重要的十二位菩薩。這十二位菩薩扮演請法的角色,向佛陀請教通往圓覺的修行路上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所有與會的菩薩和眷屬,都藉由佛力的攝受進入佛所住的三昧境界,沉浸在佛的智慧與慈悲的光明中;佛為了給菩薩們傳法而幫助他們進入這個三昧境界。但是,這並不代表與會的菩薩和他們的眷屬與佛有同樣的悟境。雖然他們能見佛所見,卻無法像佛一樣持久地留住在這境界中,而他們的覺知也不像佛一樣無限廣大。 我們常用太陽光來比喻悟境,雖然陽光無分別地照耀大地,每個人所見的卻不盡相同。房屋裡的人拉下窗簾,可能只看見窄窄的一道光,而在屋外的人,看到的多一些,但太陽可能被雲擋住,而且,即使在晴朗的日子裡,太陽也一定會下山;正如在地球上的我們不能時時刻刻見到太陽,菩薩們也不能完全覺知佛所覺知的一切。 經文中的每一位菩薩,都有不同的悟境,每一位都有各自的修行法門。他們的差別,都反映在各自的名字、出現的順序,以及發問的內容上,所以,經文是有適當的順序的。依出現的次序,這十二位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 每位菩薩的名字都與他們的特徵、功德和能力相應,與一般的習俗不同。多數人都以傳統、宗教,或字的聲音來取名,而一般人的名字也多與他的性格和特徵無關,然而,佛和菩薩的名字幾乎都顯示了他們的特徵和功德的本質。
|
- Aug 18 Wed 2010 23:37
完全證悟~前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