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應謹守戒律


既然戒律是住持佛法的基礎,那麼嚴守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與密三昧耶戒是極為重要的。經典有授記,在末法時期持守一天的戒律,其功德要比古代正法興盛時期的持戒功德更為殊勝得多了。因此,圓滿清淨地持守戒律,對佛法的住世及宏揚是有極大助益的。卸下宗教修持者虛幻的外表,我們必須對教法具足不可動搖的信心,並將佛法與生活融合為一,力行懺除罪障與積聚資糧。如此,我們確可以此護持佛法。特別是金剛乘的瑜珈士必須持守比出家眾更為嚴格的戒律與誓句。他們必須視萬法的本性是本來清淨的。


為了確保所修能對治汙染習氣,所有行者務必以對自己誠實無欺的清淨虔誠心,放棄自私的念頭,以緣念所有眾生的悲心為動機,來修持佛法。再者,若行者的內外態度在與之接觸的人們心中,種下信心與虔誠心的種子,則對佛法住世及所有眾生的安樂而言均意義深遠。除非是證悟極高的修行人,否則我們應完全斷除對此生及來生均有害的菸酒惡習。


 


首先是非善的肉食,其次是黃湯醉酒,再者是女人誘惑的接觸。這些對修行人而言,是砒霜毒藥。在家居士在佛教團體之中,主要負責協助弘揚佛法及護持三寶之工作,是佛門的護法,因此,有許多佛教團體由居士組成護法會,擔負護持道場運作順利之重任,至於佛教法脈的延續,仍須由僧團荷此重擔。


   大乘佛教大師依於各派傳承或個人特殊之因緣,而示現居士相,其用意不外乎使法脈的傳承能延續不斷,並藉以激勵居士亦能見賢思齊,精進修行,與僧團的運作並不違背,各派亦均有組織健全的僧團,肩負宏揚教法之重任


然而,近年來由於社會風氣丕變,部分居士不能秉持虔敬的發心護持佛法,反而自恃對道場有所貢獻而心生傲慢,復因以觀人過失之偏差心態,而出現對僧團不恭敬的言行,而迭有毀謗僧團之憾事發生;甚至覬覦寺產,或以希求名利之心,造大妄語之惡業,未證言證,明明未能如法實修,卻自詡為具足成就的瑜伽師,夸言自己已具足神通,誑騙無知的信眾,詐取信眾的恭敬及供養。又為了吸引信徒,而以種種違背戒律的奇言怪談眩惑他人,毀謗三寶以證明自己具有無上的本領。使追隨的信徒雖付出無數的心力與財力,卻落得邪見染雜、惡業纏身之果報,令人不勝唏噓!


   僧眾雖然尚未成為證得阿羅漢果位以上之聖僧,但因僧眾能受持戒律,發心出家修行度眾,故仍能成為名義上之僧寶,信眾須以恭敬心對待。縱然自己對道場有所貢獻,但切不可以此貢高我慢,須謹記自己皈依時的發心,將自己為道場所做的任何一件事,視為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縱然為他人所讚歎,仍須謙虛以對。將自己(做者)、自己所做的事、受益之人(受者)皆觀為由安立名相而存在,其本質是無自性的。如此,可逐步淨除我執的惡習,對於自己將來證悟空性將有極大的助益。


學習珍貴的大乘乃至金剛乘的教法,是難能可貴的因緣。既然已皈依佛門,就必須遵循佛門的倫理,切勿以偏差的心態而僭越居士的本分。時時檢點自己的發心與動機,能以清淨心行各種布施,盡力護持三寶使正法得以弘揚,如此必能漸次獲得各種道次地的證量,也不枉此生能有緣修學佛法!


部份文章為貝諾法王開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馬 的頭像
    小馬

    藏傳佛教~十相自在宮殿

    小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